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新增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天鹅

2021年11月上午,天福湿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常规鸟类监测时,在湿地文化宣教园水塘内发现并记录到了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天鹅。

小天鹅(英文名:Tundra Swan,学名:Cygnus columbianus),是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鸟类。全长约110cm,全身白色,美丽优雅。它与大天鹅在体形上非常相似,同样是长长的脖颈,纯白的羽毛,黑色的脚和蹼,身体也只是稍稍小一些。最容易区分它们的方法是比较嘴基部黄色的大小,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


小天鹅(左);大天鹅(右)
小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兼食少量水生昆虫、蠕虫、螺类和小鱼。结群飞行时成"V"字形。

随着小天鹅的发现,天福国家湿地鸟类种数由208种增加至209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也由31种增加至32种。

此次发现小天鹅的地点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文化宣教园。2016至2018年天福湿地启动并完成了I期修复工作,打造了核心保育区、恢复重建区-水塘区、恢复重建区-水稻生产区、宣教展示区及合理利用区五个区域。通过五个区的规划,从保育区到合理利用区形成一个缓冲区,以保障候鸟在此安全的栖息越冬。2020年宣教园完成II期修复项目,生境层次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近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由苏州市湿地站申报的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文化宣教园修复项目,荣获“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天福湿地与来自七个大洲26个国家的196个单位申报的258个申报案例共同参与了评选,最终成功入选。入选案例中,苏州仅此一例,全国湿地类型仅4例。

下阶段,天福湿地将继续深入研究农耕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和管理,完善自身在线监测体系,切实保证生态环境质量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安全,打造一片人与自然共享的生态乐园。